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时间:2024-07-13 20:40:11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春江花月夜》这篇选自高二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反映基础性,选修课反映选择性。选修课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诗词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说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这首诗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于《全唐诗》中,其中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足以立于诗坛而永垂不朽,成为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孤篇盖全唐”的大家。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1)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能力目标:(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赏析本诗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重点和难点解析: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这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把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我把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教学法

“诵读”,顾名思义,就是反复朗读,直至背诵。诗歌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有着和谐的韵律,最适合出声朗读。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为学生提供情景交融的画面可以给学生更为直关的理解。通过反复吟诵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采用“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确定个性化的合作研究内容——集体讨论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扩展延伸到其他作品”的教学程式。

4、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很难理解诗歌中作者所发出的深沉的宇宙人生的思索,结合课本后的赏析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内部。同时在教学中运用补充一些他人所发的感慨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

4、置身诗境,以景逆情。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诗中的景去推断诗中的情,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三、说学法

教学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采取粗读的方法,使学生从整体感知作品的内涵。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把握诗中的景、情、理,才能跳出文本,有所感悟。

2联想、想象教学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像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首先要通过想像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然后再品味诗歌语言带来的丰富美感以及广博的内涵。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月亮”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

1.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应争取学生参与,为此我用出示幻灯片--古人的月亮情结的方法,概括月亮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具体如下:

同学们,月亮这个意象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承载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亲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到底是从何时月亮挂在了天上,又是谁第一个成为欣赏它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吧。2.整体感知。

这一部分我承接导语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月亮的诗句,然后介绍了作者和有关诗歌的简单介绍,其中对《春江花月夜》的历史意义及人们对它的评价说的比较多一点,这也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从而使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然后配乐朗诵全诗,使学生整体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

3.赏析诗歌。

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一点欣赏诗歌的方法和理念,在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手法。这一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用“缘情明景”的手法赏析诗歌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具体赏析中我把全文分为三个层次,按这三个步骤来赏析这首诗歌,一是欣赏诗的景物美,二是领悟 ……此处隐藏6150个字……潮涌进江来,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随到哪里,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闪耀呢?

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5分钟)

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诗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这个环节是对全诗内容的整理,利于学生对诗作的整体把握。理解了情景理的融合,也就理解了本诗的精髓。经过前面的学习,我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来完成这个难点。)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 完美融合

相思愁情(情)

五、拓展练习:(1分钟)(作业)(学生课后自主完成。教师检查)

①学生搜集诗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诗歌意象。

②背诵全诗。

(拓展鉴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积累鉴赏方法。)

六、三读 师生共同诵读 (3分钟)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诵读全诗,在含蓄、隽永的美妙旋律中结束这节课(仅仅一节课,不一定能领略这首流传千年的经典之作的意蕴。师生共同诵读,加强理解。在诵读声中结束本课,令人回味。)

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月生——月照——月斜——月落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 完美融合

相思愁情(情)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春江花月夜》,我将从七个方面来说这篇文章,依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延伸等七个方面来说。

一、我们来看教材

《大学语文》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旨在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丰富知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而《春江花月夜》是文学欣赏里很重要的一首诗歌,它选自上篇的第二单元,生命之悟单元,是唐初张若虚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它融美景、美理、美情与一体,让我们不但欣赏到美景,感觉人世间的真情,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进行深思。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而且通过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会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欣赏诗歌基本上只是从感性上来欣赏,还停留在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习惯于听老师讲,所以要改变他们原有的固有的模式,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的意识。让他们欣赏诗歌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三、目标分析:

主要完成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诗的欣赏讲解,掌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能力目标:训练同学们进入诗歌的意境,说出诗歌的美妙之处,锻炼同学们领悟诗歌韵味的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情感目标:通过本诗的讲解,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全人类;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等情感。

四、教法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歌,它带有一点淡淡哀愁的离别愁绪。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板块,

即“听读?朗读?品赏?迁移”。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诵读法、欣赏法、发现法、情境法、讨论质疑法。

诵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音乐美。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本诗的美景,美理,美情。

情境法:再现诗歌的情境,走进诗歌的意境。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比方说此诗中月亮的变化,此诗月亮与其它诗歌的月亮有何异同。

讨论质疑法:就一些评论和问题进行讨论和质疑,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学法分析:

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板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

1、自主学习法。自己诵读,自己欣赏本文,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作点评。

2、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六、教学过程:

将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这首诗歌的教学任务。

1、引入新课(让同学们听):先欣赏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再听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旨在营造一种优美的气氛。

2、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读与品):让同学们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及原因,并感受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3、欣赏此诗(让同学们品与说):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怎么来欣赏诗歌和怎么样走进诗歌的意境,然后根据同学们刚才整体的感知来谈每一部分的内容与自己的感受。老师作点评与深化。旨在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落实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4、讨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说)。针对前人对此诗的相反的评价,我们来讨论,并适当的设置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来引起同学们的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型,拓宽他们的思路。

(问题①:有人说这首诗哀而不伤,艳而不糜。怎麽理解这句话。

问题②:本诗写的明明是离别相思之苦,为什么还说是情美?)

5、板书设计:(见说课课件)

七、教学延伸:

1、本文最重要的意象是“月”,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月”的文章和诗歌,总结一下它们的特点,并说明一下“月”这个意象有哪些含义,想想为什么中国文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月亮。还有“江水”和“落花”这俩个意象,有哪些含义。教学延伸旨在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综合欣赏,发现它们中的相似点。提高同学们的欣赏水平。

2、欣赏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并谈谈《望月怀远》与《春江花月夜》有何异同。旨在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怎么样来欣赏诗歌。并让他们找出异同,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欣赏水平。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